首页

舔美足在线播放

时间:2025-05-25 04:41:48 作者:北京延庆南山环线跨铁工程完工 7000吨巨梁“空中转体” 浏览量:91741

  金秋时节,小岗村谷物飘香。

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,是“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”。40多年前,小岗村是出了名的“三靠村”——吃粮靠返销,生产靠贷款,生活靠救济。

  1978年冬,小岗村18位农民以“托孤”的方式,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,实行包产到户,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。

图片1978年冬,18位小岗村农民按下红手印的“大包干”契约。2019年3月14日,翻拍于大包干纪念馆。韩苏原 摄

1

  回忆往昔,“大包干”带头人严金昌说,以前没得吃、没得穿、没得住,家家住的是破茅草屋,实行“大包干”以后,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现在是吃不愁、穿不愁、家家都住小洋楼,户户还要建车库。

  如今,走在小岗村,载着游客的观光车穿梭在“当年农家”“大包干纪念馆”等景点之间。在这里,吃在农家、住在民宿、听“大包干”带头人讲述小岗故事……

  “1978年以前我们小岗村穷啊,我们干一天活,只有几分钱,全年吃200多斤粮食,哪够吃呢?!造成老百姓到处逃荒要饭的局面。”严金昌说。

“红薯干、红薯馍,离开红薯不能活。”这是当年小岗人的口头禅。2019年3月14日,翻拍于大包干纪念馆。韩苏原 摄

  “泥巴房,泥巴床,泥巴锅里没有粮。”是40多年前小岗村的普遍现状;“红薯干,红薯馍,离开红薯不能活。”也成为当年小岗人的口头禅。

  为解决吃饭问题,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,大家种田积极性高了,实现“一年翻身,改变面貌”。

图片严金昌回忆“大包干”契约按下红手印时的场景。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

  在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墙上,一组数据讲述了当年“翻身”变化:从1966年到1976年,小岗村年人均口粮约200斤。1979年,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,小岗村粮食总产量就超过13万斤,是之前平均水平的4倍。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。小岗村一夜之间成了“明星村”。

2

  实施“大包干”后,小岗村迅速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,但和中国绝大多数乡村一样,小岗村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也陷入困惑——“一夜迈过温饱线,20年未过富裕坎”。

  2004年,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到小岗村出任第一书记,引导发展旅游业。随后,小岗村建起了“大包干”纪念馆,用小岗品牌带火了特色旅游。

  2008年,严金昌开起了“金昌食府”农家乐,当时有4张桌,只能容纳40人。

图片小岗村”当年农家“航拍。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供图

  随着小岗村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,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小岗观光旅游,“金昌食府”生意也越来越好。目前,其农家乐餐桌已增至30张,每年有近20万元收入。

  “说凤阳,道凤阳,凤阳是个好地方。自从包地包产后,家家生活大变样。”在小岗村“当年农家”的非遗文化大舞台上,凤阳花鼓表演者正为游客带来一场原生态的演出。

图片小岗村游人如织。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供图

  在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栓玉看来,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。这里的 “大包干” 闻名全国,形成特有的品牌影响力。小岗村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,急需形式多样的旅游业态。

  为充分发挥小岗资源优势,推动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,小岗村大力发展红色乡村旅游、教育培训、乡村电商产业,当年农家、小岗村宿投入运营,非遗文化和传统工艺入驻数量不断增加。

图片小岗村“当年农家”的非遗文化大舞台。中新社记者 赵强 摄

  据统计,2023年小岗村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,研学学生2.5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.5亿元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0元,较2016年增长116%。

3

  近年来,小岗村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。一产做优,通过全域高标准农田治理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;二产做强,打造小岗产业园,着力发展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;三产做旺,推动红色旅游、农文旅、教育培训和农村电商齐头并进。

图片小岗产业园航拍。凤阳县委宣传部供图

  今年2月1日,小岗村迎来第七次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大会,全体村民每人分红700元,实现分红六连增。

  小岗村是新时代安徽农村的一个缩影,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象征、标志。40年多来,安徽农村改革的基因薪火相传,为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,改革的红利也加速释放。

图片小岗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稻田画。凤阳县委宣传部供图

  安徽省委农办主任、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说,党的十八大以来,安徽省农业农村系统大力弘扬“改革创新、敢为人先”的小岗精神,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,农业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2023年粮食总产达830.16亿斤,实现“二十连丰”。2024年夏粮总产351.86亿斤,居全国第3位、再创历史新高。

  来源:中新社微信公众号

  作者:赵强 刘鸿鹤

【编辑:刘欢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WTT冠军赛首次落地西南地区 将连续5年在重庆巴南开赛

李刚介绍,《意见》指出,生产经营单位要明确受理从业人员报告事故隐患的单位和人员,灵活采用微信小程序、电话、电子邮箱等受理方式并且要在显著位置向全员公示,简化报告程序、畅通报告渠道,让从业人员真正清楚“向谁报告、怎样报告”。在实践中,有的企业采取员工直接口头报告事故隐患的方式,有的企业专门研发了微信小程序,员工可以通过小程序来报告事故隐患,还有的企业设立了公共邮箱,员工可以通过发邮件的方式来报告事故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,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
住房交易税收新政出台 专家:更好适应居民对改善性住房的需求

2018年,NMOSD被列入《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》。与大多数罕见病情况类似,我国NMOSD患者也一度面临缺少适应症用药的困境,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疾病复发、身体致残的恐惧中。因病失业、失学在NMOSD患者群体中颇为常见,进而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。

近看外交|共同期待!中国将担任APEC2026年东道主

为此,他建议,在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中设立智慧健康研究等相关专项,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医药、现代医学、工程学等深度融合,积极推动生物芯片、生物电子芯片、传感器等底层技术的发展,加强生物检测监测、行为监测、多模态和垂直领域大模型、健康数据分析等一批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及融合应用能力,形成一批集健康检测、健康评估、健康干预、康复护理于一体的中西医并重智慧健康技术平台,为打造主动性、预防性、精准性、个性化、互动性的智慧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支撑。(完)

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编写发布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工作指南》

3月22日电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,3月22日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在京发布第53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显示,文娱旅游消费加速回暖。以沉浸式旅游、文化旅游等为特点的文娱旅游正成为各地积极培育的消费增长点。截至12月,在线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达5.09亿人,较2022年12月增长8629万人,增长率为20.4%。

“十一”假期哈铁增开北京、杭州等方向28趟旅客列车

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于2023年成立,旨在弘扬“和平合作、开放包容、互学互鉴、互利共赢”的丝路精神,为深化国际旅游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发挥桥梁作用,提供机制保障。截至目前,已有马来西亚、伊朗、柬埔寨、土耳其等28个国家的63个旅游城市加入联盟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